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976
本站讯 云南省澳门人威尼斯4399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原则,结合“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的各项要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断强化机关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努力构建机关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11月19日至21日,学院党组书记蔡勇带领机关党委、各支部书记一行14人赴洱源县乔后镇丰乐村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
11月20日,在丰乐村村委会,学院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文化交流处、科研处、教研室、教学服务中心党支部与大坪、龙底、炼曲村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及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共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
重温誓词记使命。20日上午8时,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学院和丰乐村全体党员在蔡勇书记的带领下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虽然初冬寒风凛冽,但党员同志们拥护党、热爱党、崇敬党的炽热之情高涨。在鲜红的党旗下,新老党员佩戴党徽,高举右手、庄严宣誓,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慷慨激昂,在响亮而坚定的宣誓中,接受党性的净化和洗礼。蔡勇强调,入党誓词是党员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政治承诺,是党员为党奋斗终身、献身于党的誓言和座右铭。重温入党誓词,就是要使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回到刚入党时的那种状态、那个阶段、那种场面,时刻叮嘱自己增强党性修养,积极为党工作;时刻提醒自己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带领百姓脱贫致富,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不断提升来检验“重温入党誓词”成效。
结对共建讲党课。各党支部分别与结对支部的党员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共同回顾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近些年“挂包帮、转走访”定点扶贫工作等情况,并就接下来机关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困难群众、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3名支部书记分别解读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话身边人、道身边事,讲述了他们眼中的党员形象。小故事产生了大震撼,他们的宣讲获得了村里党员同志的一致好评。党员纷纷表示将党性知识从“理论庙堂”搬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加深了理解,也拉近了干群关系,让农村党员意识到“我是党员”,“我该干什么”、“我能干什么”。蔡勇指出,微党课形式灵活、接地气、感染力强,能把许多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科学分解成很多易学、易懂的微话题,通过真实、生动、鲜活的故事阐述大道理、解释大理论,实现了寓理于情、见微知著、寓教于乐的目的,更加适应农村党员干部实际情况。他要求,学院教师要主动思考、创新思路,发挥学院教师的优势,提升党课教学效果,努力把每名党员培养锻炼成为脱贫路上的先锋,把支部打造成为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
共谋发展签协议。为推进结对共建活动取得实效,结对共建党支部共同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围绕以下内容促成了合作意向:一是组织制度共建。建立结对共建活动日制度,每年确定1-2天集体活动日,通过共同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微党课”等形式,相互交流学习。二是资源信息共享。双方建立涉及脱贫攻坚业务的重大政策信息通报机制,及时交流脱贫对策以及脱贫攻坚成效,实现重大政策、信息、资源共享。三是队伍素质共强。加强结对双方在党员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慰问党员暖人心。入党宣誓结束后,学院领导慰问了村里的老党员,分别与6位老党员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并将慰问金一一送到老人的手中。蔡勇表示,老党员们为党和国家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所需、所急,关心照顾好老党员的生活,让老党员、特别是困难党员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保障他们的幸福生活,让老党员们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蔡陈晨)
上一篇:蔡勇赴洱源县乔后镇丰乐村开展 “转走访”回访慰问活动 2018-11-27
下一篇:云南中华文化学院赴缅甸、泰国开展文化交流 2018-11-19